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废章勿点 (第8/14页)
对植物的毒性, 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Shen[17 ]发现超富集植物T h sp i caeru lesences (遏蓝菜属) 和非超富集植物T h sp i och roleucum 地上部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相近, 不同浓度的Zn 处理对两种植物的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影响也不显着, 因此并不能认为柠檬酸和苹果酸在超富集植物中扮演特殊的作用。Kramer[18 ]发现超富集植物T. caeru lesences 与组氨酸具有特殊的关系, 营养液培养显示当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较高时, 其木质素中的组氨酸含量也高; 而在营养液中加入组氨酸也能显着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有关超富集植物的耐性与富集机理则研究较多, 结论普遍认为超富集植物的耐性与超富集由植物本身不同的生理机制所控制。超富集植物超量吸收富集重金属与其根部细胞具有与重金属较多的结合位点有关, 而耐性则是由于重金属在植物细胞中分布的区域化相关,即重金属存在与细胞壁和液泡中, 从而降低其毒性[19 ]。 4 超富集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的特征 目前发现的超富集植物均为在野外矿山开采或冶炼区发现的的品种, 一般土壤介质中的重金属含量较高, 尽管植物地上部含量可以达到一定高的含量, 但其生物富集系数(植物地上部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比值) 并不大, 大多数文献报道也都忽略了对生物富集系数的探讨。实际上, 通过一些野生植物品种的人工驯化栽培, 配合添加土壤改良剂, 可显着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 这些人工驯化成功的植物也可以称为超富集植物。因此, 应特别注意对野外发现的一些重金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