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九节 运力瓶颈 (第3/5页)
地会搞来了许多菜种,又贷了十来只鸡鸭雏,然后就在矿区里搞了个规模不小的菜园。汤梦龙对此大加赞赏,地里刚刚摘下来的新鲜蔬菜总比交通艇运来的叶子已经发蔫的蔬菜来得好吃。 妓女们也被组织起来,除了做皮rou生意,还为矿工们洗刷缝补衣被――当然矿工们是付报酬的。原本汤梦龙还担心妓女们不肯干这活,没想到她们对此还很热衷,很多时候甚至不收矿工的钱。汤梦龙后来才发觉这也是她们拉老主顾的一个法子。 矿工们在严密的现代管理制度,完善的后勤保障下,发挥出了很大的生产力。毕竟穿越集团下的煤矿工人采取的是计件制,收入和采煤多少直接挂钩。汤梦龙给每个班组的最低定额是18吨――实际上能够完成20吨,甚至25吨的班组也有不少――这对仅仅使用镐锹和推车作业的采掘班来说相当不错了。 汤梦龙甚至想开展一次斯达汉诺夫劳动竞赛活动,但是想到这样干的话矿区的库存可就要更多了。 作为煤矿管理人来说,当然是煤采得越多越好,但是汤梦龙为难的是运力问题。 在开工之初,就是考虑到运力有限的问题才没有投入采矿机。现在看来,光人力的出产速度也大过了运输的速度。 使用12艘交通艇运煤,每船的运量5吨,但是南渡江码头离开海家码头的航行距离来回超过40公里。满载的时候虽然是下水航行,速度也不过是每小时五六公里,回程是空载,但是逆流而上,速度更慢。一个来回加上卸货的时间,就要8个小时。现在又渐渐昼短夜长起来,天黑之后南渡江不便行船,每艇每天只能跑一个来回,12艘艇一天的运输量才60吨。而每天采出的煤最少也有400吨。结果大量的煤滞留在矿区的堆场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