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六节 佛山之行(十二) (第2/5页)
直隶后稍加安定之后,就开始派人回到辽东,重整家业。以做买卖为名,暗中搜集后金的情报讯息――他胸中还抱着一丝期望:有朝一日王师复辽之日,自己在辽东安排下的情报网络能够发挥些许作用――最低限度,也能在当地杀几个鞑子。 宁远大捷的消息曾经让已经对朝政极度失望的李洛由产生了一线希望。天启皇帝驾崩,信王入承大统,权倾朝野的魏忠贤失势赐死,直到袁崇焕重新出山,提出“五年复辽”的奏议,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这大明的气数,到底还没有尽! 从他在辽东的代理人那里传来的消息都表明,自从老鞑子死在袁督师大炮之下,后金无论在伪政权内部还是经济上都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李洛由感到:自萨尔浒大败之后,朝廷在辽东的颓势有可能会扭转,最近二年在辽东的活动也多了起来。 他要顾葆成写得是关照代理人在沈阳的商业活动的指示信。辽海行在辽东的商业活动主要是通过皮岛这个渠道,进入后金的统治区运销关内货物,收购红参、鹿茸、皮毛。特别是上好的黑貂皮。这种贸易在大明是非法的,不过在后金政权管辖范围内却是受到欢迎的。一个以掳掠抢劫为基础的政权不可避免的穷兵黩武,农业凋敝,各种物资极度匮乏,对与关内展开这样的走私贸易极为支持。 不过,李洛由和山西那批汉jianian商人还是有所不同的,后金急需的粮食、生铁、铜器之类的战略物资,他从来不运销。运去的都是于耕战无益的奢侈品,尤以各种丝绸锦缎为主,兼顾各种粗细瓷器――靠抢劫掳掠聚敛了大量财富的野蛮人刚刚脱下猪皮,不可避免的对这些产品产生了极大的需求。李洛由的这个买卖原不是为了赚钱,却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