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一百零三节 铸炮(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节 铸炮(二) (第2/5页)

多的权力和利益,而穿越者本身的力量是有限的。唯一的办法就保持技术代差。

    土著部队装备的20mm燧发枪,穿越者就得有栓动步枪一级的武器来对抗。这样可以保证以极少数的人就能压制住大群的人。同理,如果穿越者自己能制造92步兵炮,給土著军队装备的最好火炮不能超过37mm架退炮。

    这个理论目前文德嗣还没有完善,他现在每天晚上都在对未来的军事机构和政权组织进行思考――“穿越者的江山永固”就是他的目标。

    经过几天的准备,铸炮工作开始了。作为技术储备和练习,炮兵小组将首先铸造传统的滑膛炮。一般来说,滑膛炮最好是用铜,寿命差不多可达到1000发,相比之下铸铁炮的寿命不过600发。但是铜比铁贵得多,对穿越者来说更是珍贵的工业原料,而登瀛洲从广东买回来的生铁质地优异,含硫率很低。非常适合铸炮。

    历史上,明代的闽粤地区的生铁就是以质地优越著称的,该地区的炼铁工场因为以木炭为燃料炼铁,含硫量比北方使用煤炭炼制出来的生铁要低得多。而硫正是使生铁变脆,品质下降的一个主要因素。明代人不能理解这个缘由,但是南方铸造的火炮要比北方坚固成了当时的一个共识。以至于明末朝廷大规模铸炮都在广东进行。万历四十七年徐光启奉命练兵拱卫京城的时候,就建议朝廷在福建和广东招募匠人来京铸炮。崇祯三年,他又自请赴广州铸炮,其原因是:“工匠甚众,铁料尤精,价亦可省三分之一……”而在崇祯初年,两广总督王尊德一次性就铸炮二百门。

    王洛宾提议是否从广州招募几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