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二百三十三节 征粮的学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三节 征粮的学问 (第2/5页)

们还有七八千石的糙米没有启运,要再添购几千石也是小事一桩。

    穿越集团是准备以此为契机,打破数百年来即混乱又弊病丛生的明代税赋制度。建立高效有序的税收体系,从而对临高的县政进行渗透控制,换句话说,是准备把临高当做新行政管理体系下的试验田。为了这个目的。穿越集团是准备花大代价的,哪里是区区一千石米可以打发的。

    邬徳并不答话,却问:“王师爷,这秋粮征收的道道,我们还真是一窍不通。您能不能给我们解说解说?”

    王兆敏道:“这有何难?只是其中的花样弊病,说起来,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敬请赐教!”

    反正闲来无事,看这位邬首长的意思,并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事情大约还有得谈。为了取信于澳洲人,王兆敏便把征粮中的种种弊政和花样拣了些说给邬徳听。

    “其实在下本是刑名出身。”王兆敏道,“不过,也学过钱粮,一般的小县的钱粮也应付得来。”

    但凡县令上任,刑名。钱粮两位师爷是最重要。前者协助县令审理刑事案件。后者专门协同东家办理钱粮奏销、地丁人口、门牌清册、田地丈量、开仓赈济、杂税征收这一类业务。特长是不仅谙熟这方面的种种门道,而且精于书算。

    王兆敏的本行是刑名,但是他的学艺不精,一直混不到好的东家――大多是些在偏僻小县里打转的举人老爷或者“同进士”。小县城人口少,打官司的自然也少,分请两名师爷有点浪费,所以就又学了钱粮,虽说不甚精通,但是一人身兼两职,不仅自己多了一份收益。东家也少了一个人的开销,皆大欢喜。

    钱粮师爷的本事除了算盘上之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