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8章 中国狂欢节(求月票) (第1/4页)
在凯特家里,身为镇长的阿曼德向好奇的卢文斌讲述了迪特福特的历史。 迪特福特镇民自诩为中国人的起源已经不可考,历史学家都找不到头绪,大家只知道这个小镇从1928年就开始过中国年了。 以前搞不清中国的农历节日,也就在2月份大家商量选定一个日子过年。 现在国际接轨,信息流通,知道了中国除夕和春节的具体日期,迪特福特镇民过中国年的日期也就跟中国同步了。 除夕当天,迪特福特镇民同样流行吃团圆饭,凌晨24点过后放烟花爆竹,给小孩发红包压岁钱,春节吃饺子等等。 从春节第一天开始还要举行为期五天的全镇游行和狂欢,镇民们都会穿上中国式的衣服参加狂欢,称为“巴伐利亚的中国狂欢节”。 到时候会有很多外地的欧洲游客和华人华侨前来参观,已经从当地的民俗活动搞成旅游节的形式去了。 游行开始前,镇民们会选一个当地德高望重的人出来当皇帝,镇长阿曼德就得降级为皇帝的大臣,要听皇帝指挥。 还要选皇后、妃子、太子、公主等等。 然后大家就用八抬大轿抬着皇帝开始全镇游行、祈福,还要唱巴伐利亚中国国歌,队伍里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京剧表演等等节目。 经过一代一代的培养、传播、继承,镇民们对中国的好感是与生俱来的。 这是一个全民皆精中,崇拜中国、向往中国,而且把中文定为官方语言的欧洲小镇。 如果是中国人精美、精日、精欧,卢文斌会感到反感、鄙视、瞧不起,但欧洲人精中,卢文斌只会感到nongnong的欢喜。 当然,从卢文斌所见所闻来看,这个小镇的居民也只是单纯的喜欢中国文化,并没有牵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