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将计就计 (第1/5页)
天津再怎么说也是北方拳术源流之地,李慕侠虽然是读书人练拳,更讲究心性,但毕竟走的是北方拳门的路数,打熬筋骨、洗练皮rou,是要先练功再练武。 而且打熬皮rou筋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拳术的施展。 李达练太祖长拳时,只要修行一门外功蛤蟆劲。 但修炼天星小篆,却要练习四门外功。 而且这不是普通的外功路数,而是李慕侠改良版的。 练卧虎功时,李达感到气血浮而有力,卫气抗寒,热气流于表面。 练蜈蚣跳时,气血节节凝滞、气脉鼓沉,环身游动不再通过脊椎而是气血窜动爆发。 练琵琶功,脉大而有力,犹如心脏鼓跳。 最后的柔骨功,则是周身气血犹如长弦波动,环骨而动。 朱矮子的是北禅院的武僧底子,这基本功按理说是比李达要强,但他要练习卧虎功最多不过一炷香时间就扛不住,而李达四种外功练法,却可以各自坚持半个时辰。 武场中除了李达外,何三通、刘采臣、盖观音、李玉生,吴家武馆馆主偶尔也会来切磋拳术,还有新来的王小山,咋咋呼呼的,却也是新证就的拳师,四把拳犹如老树盘根,枝枝丫丫,很讲劲道变化的一种拳术。 这些人来自天南地北,互相切磋、交流拳术、交换拳谱,感情在这过程中慢慢培养出来,一旦其中出现了某一个天才,将数种拳术融合成一体,创出一门新拳术,那就是拳门的底子。 李达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