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_第151章:问题官员何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1章:问题官员何妥 (第6/9页)

北宽度太小;而千百年以来,往来的军队、商旅随便纵马,如此大规模的践踏成路,使许多可利用的好地板结成路;长此以往,走廊可用之地迟早会消失。故而我认为必须修出一条明明白白的路,以约束往来军队、商旅,免得草场、良田全部被践踏成路。”

    杨集点了点头:“那么这条路靠北修,还是靠南?”

    “靠南方的祁连山修!”虞世南解释道:“一方面是考虑整条直道的平坦、笔直;另一方面是解决往来行人补给水源的问题,因为走廊内的河流皆是自南向北,可是有很多河流到了走廊中间就渗入地底,到不了北方的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一带,若是直道靠北修的话,得不了水源人行人照样到处乱走。”

    “另外,为了把行人束缚在道路之上,可在道路两边栽种胡杨,这种树很容易成活,有旺盛的萌蘖能力,只要成活以后,根部又分长出很多树苗,些根蘖苗经多年生长,可以长成茂密的森林。这样一来,直道两边遮天蔽日的树林不仅在炎炎夏日为行人遮挡阳光,而且还可以巩固路基。当然了,其他地方的直道也可种胡杨树,甚至只需简单的洒种,即可成活。”

    杨集点头道:“有道理、有道理,就按照你说的办。”

    修建直道将西域、凉州、关中联系起来,不仅是杨集的愿望,也是杨坚和杨广西部战略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随着大隋的疆域越来越多,修路以加强地域间的联系,就是迫在眉睫之事了。而虞世南的考虑十分周全,所以杨集完全赞同他的修路案。

    杨集想了一想,又说道:“我本打算把俘虏送去庭州筑城,但后来仔细一想,觉得不太适合;首先是俘虏太多,若是把他们送去地势平坦的庭州,我们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