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4章:天工署 (第2/9页)
下店铺,使按照自己的风俗文化加以装饰。 对于这些,杨集倒是没有什么排斥之心,无论是本土各家学说也好,还是外来文化也罢,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实现升华,儒学虽然地位尊崇,却因为北方经历几百年的战乱,文明传承差点断层,使得北方人注重实用之学,凡是有用的东西大家就认同、凡是不实用的就抛弃,思想十分开明,隋朝统一天下以后,从南方引回来的儒学也比较接近正统,不像后世那么故步自封。 杨集作为华夏子孙,对本族文明有着特殊的感情,但他并不希望回到儒家独大的局面,否则的话,走向腐朽是必然的结果。 况且孟子早就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杨集也觉得任何一门学术、一个行业、一个人,一旦失去了危机感,就会走向落后,唯有危机感和竞争,才能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而且儒学为首的华夏文明就像是武侠小说中的《北冥神功》一样,有强大的兼容性、包容性,能够吸纳异域学说中的优点为己用,并反作用于异域学说,“小众”的异域文明不被同化得尸骨无存就不错了,怎么同化得了人口基数庞大、充满人性的华夏文明? 随着杨集回归的消息传开,笼罩在张掖上空的躁动不安气息,逐渐归于平静。 以前杨集在张掖的时候,通常不怎么管事,大多数事务都是由总管府六曹、十一署协同管理,而杨集的作用是以强大的威慑力,令各州各县按照总管府的规划做事,大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大家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他出面扛、出面解决;但是当杨集不在张掖,大家心中仿佛少了主心骨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