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放过 (第4/6页)
中情状。”他愣了一下,忽然在地上磕了几个头,补充道,“常和总是包揽皇帝身边差事,不让小人近旁伺候,小人也没有办法得知细节。小人该死,没有尽到规劝君王的责任,叫太后失望。” 太后冷哼一声:“这个常和,真是不识抬举!”外头突然传来一片问安行礼的声响,轰然地席卷到这间宫室之中。段胜回头一瞧,冷汗直流——是皇帝亲自来太后宫里问安。 皇帝见到太后,即刻屈膝跪拜:“儿子问母后安。愿母后万福。” 他语声里含一丝惆怅,面上怏怏不乐,倒显得有些憔悴。 太后见了这情状,不禁感到好笑。皇帝对这种儿女情长的事一向不算开窍,当年孝文太后要嫁侄孙女给他,后来议立冯氏为中宫,他都不曾过问太多,一副无可无不可的样子,只一意流连猎场林苑,和一帮少壮军官侍从打得火热。 如今因着一个女道士,不过幸了几次,竟睡出感情来了,做此儿女悲态,幼稚得叫太后不知说什么好。 皇帝到底是年轻,太后深谙男人的劣性,先帝从前有个美人死了,不也是哭得要死要活的,转头又笙歌起舞、燕饮快活,和其他女人搞到一块去了。 想到这里,她哭笑不得地说:“哀家很好。只是送走那道姑的事情,哀家是有一点顾虑。你身边尽是些卑贱侍从和莽人武夫,从前险为佞人迷惑,危害国家。哀家看,还是要有人在你身边规劝。” 皇帝似乎预料到太后会这么说,径直答道: “有太后时时训斥归正,朕已比从前明白得多,何需他人置喙。朕想,从前母后设立过经筵,讲读黄帝、老子,朕听了受益良多。近日为儒生所惑,竟荒废了。何不延请名家,重开经筵,为朕讲学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