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上海滩_第六十五章,世界的争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世界的争惊, (第5/7页)

,时常要做名贵的菜“烤全羊“来招待,饭后还要请客人品尝各种各样的点心和水果。他们对待客人,不问对方是否是伊斯兰信徒,均一视同仁。无论是在市区繁华的大街上,还是在郊区的小路上,喀布尔居民都是举止文雅,彬彬有礼,总是右手按在胸口向对方点头,表示敬意,开口讲的第一句话是“萨拉姆阿利空“(即“愿主保佑您“)。阿富汗人的家庭是一个封闭的小天地。男子是家长,妇女则服从丈夫,除了对自己的丈夫外,禁止向任何男人露脸。妇女外出要戴着面罩,即使在受过教育的人们中,男女之间的关系也比较保守。

    从公元651年东伊朗落入阿拉伯人之手开始,伊斯兰进入阿富汗地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间,由于地理、人文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极为复杂的原因,阿富汗实际上处于伊斯兰世界的边缘。

    阿富汗境内的居民大都是原居民,其中约80%~90%是逊尼派的哈乃斐派,其余则是什叶派。从民族与教派的关系来看,阿富汗的主要民族如普什图人、塔吉克人、乌兹别克斯坦人和俾路支人等大都属于逊尼派,什叶派的主体则是哈扎拉人。由于阿富汗的绝大多数居民是原居民,因此,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伊斯兰教都有广泛的影响,该宗教不仅提供了一整套的信仰与道德体系,深深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定势,而且很大程度上还为整个社会构建了某种约束和调节机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时,在过去的一千多年中,阿富汗的大部分人文知识和智力活动主要是由宗教机构和宗教阶层予以传承的,因此,伊斯兰教无可避免地在阿富汗社会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留下了深深印记。“在一个像阿富汗这样的国家,民族的概念发育未久,国家与社会两相分离,人们只效忠于地方公社,伊斯兰教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