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北上天津3 (第9/9页)
迅速编写出了一首为东条英机歌功颂德的军歌:热河狂风卷尘沙,蒙古高原牧草芳,挥师进军下张北,夜袭长城无阻挡,堑壕凋零夜来香。八角台下水魁旁,汤浅十川两旅团,披荆斩棘直向前,神速攻占张家口。木犀郁香葡萄甜,察南自治已建立。 第二天江强就开始在天津那里开始自己的工作,第一件事就是调查二十九军的汉jianian潘毓桂。潘毓桂,字燕生,1884年出生于河北省盐山,他的父亲曾经做过清初的广西知府,他本人也是清朝的举人,潘毓桂早年留学于日本,毕业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科,1917年潘毓桂任陈光远第十二师军法处长,兼任江西景德镇统税局长。1923年4月后,任蒙藏院副总裁,国务院参议,津浦铁路局副局长。1935年6月,伙同石友三、白坚武发动“北平自治”。1935年12月,宋哲元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时,任宋哲元的政务处处长,平津卫戍司令部高等顾问。就是这个家伙葬送二十九军学生团,得到潘毓桂的情报,日军直接攻击的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学生军,导致学生军伤亡惨重,学生兵1700人,活着回北平的不足600人,最后南苑失守。佟麟阁和赵登禹两位将军也壮烈殉国。其实按照赵登禹所部的战斗力完全有和日本一战的能力,可是日军却选择了学生兵为突破口,其实不管将学生兵放到哪里,日军都会率先进攻这些学生兵,因为潘毓桂早就将二十九军的军事部署交给了日本人。这次自己的到来一定不会让这个悲剧重演。第一个就拿潘毓桂开刀,江强在上海的时候就开始收集北平所有的汉jianian资料,就是决定到战争来临的时候先清除掉那些汉jiania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