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丹气内壮济微瑕 (第2/6页)
,蹦出了两个字: 丹道! 只是,这丹道的手段,比归无咎预想的要强上许多! 在刚刚进入本土人道文明时,归无咎就从载籍之中知晓。本土人道文明,并无“仙家四辅,丹符阵器”的说法,而是以阵道、器道、通灵师为三辅旁门。 至于丹道、符道,乃是乾元、上清二宗秘而不宣的法门。 其中丹道一门,内炼外炼,善能巩固根本,使得圣教嫡传,根基之厚较其余隐宗门人略胜一筹。 七十七家隐宗,论嫡传门人的规模,要远远超过圣教一方。但是历数整个隐宗,除却应时而出的荀申、陆乘文之外,能够将功行锻炼到相当于代螺宗“岚”的层次的,也不过两三人而已。 而圣教祖庭功行臻至与“岚”相当水准者,却有七八人之多。其中功劳,十之五六便是在“丹道”一门奠定根基的妙用之中。 一二载之前,此法归无咎粗略知晓后就丢在一旁,并未太过看重。 似这等提升自己功行、超越神通极限的种种妙法,总是有穷尽的。远的如当年余玄宗功法“法象由人”,近者如刚刚摩永工所施展的“五音钟”神通。任你增幅再大,总也以止步“圆满之境”为限。 对于真正功行到了极处之人,这等法门并未有太大用处。故而在归无咎心中,这丹道之法,便如同当初自己为越衡宗著录的《持心卷》一般: 对于提升门人弟子的综合水准,固然大有用途;但若要改天换日,影响大争之世中最顶尖的一批天才人物,必是有所不能的。 但今日一见,归无咎才知晓是自己小看了乾元宗的道术。 对于利大人、席榛子这般功行无限接近圆满之境的顶尖天才,“丹道”之法门固然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