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章 区别对待 (第8/13页)
才缓过身来,冲着他老泪纵横地说道:“甜瓜院长,您当官了还是甜瓜院长,我代九泉下的立群,给您鞠躬了!”说完之后,立马给田文建深深的鞠了一躬。 厂办的人就在门口,在罗秋生的示意下,连忙跑进会议室,将李田宝和张大嫂等人请了出去。 田文建深吸了一口气,朝对面那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凝重地说道:“张老板,据我所知,除张大嫂家外,你的情况最困难。但我初来乍到,只是一知半解,还是你自己说吧。” 36岁的张震坤,就住在造船厂隔壁。他曾是一个军人,还是***员,在80年代初期中越边境法卡山地区的武装冲突中,因作战英勇荣立战功。 那时候像他这样的人都是社会追捧的英雄。到了90年代,虽然风光不再,但也不至于沦落到没有“生路”的地步。他的错误在于在家乡办了一个“长兴饭店”,自任老板,而且还把饭店弄得异常红火,直到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的奖牌。 真是应了“人怕出名猪怕壮”那句老话,长兴饭店的饭好菜好,经过龙口镇的干部们口耳相传,迅速吊起了各路食客的胃口。 那些人全都吃了饭不付账,只写欠条。连续吃了四年,造船厂近水楼台最多,龙口镇镇政府也不少,共赊欠餐饮费达九万多元。 张震坤忍无可忍,到船厂和镇政府去要债。他这一边低声下气,那一边欠债不还的人还耀武扬威。面对着敌人都不惧的黄世仁,却害怕这些杨白劳。一次又一次的无功而返,“长兴饭店”成了“长衰饭店”,终于不能维持,关门停业,他则从此加入上访者的行列。 见比自己年轻很多,但成就却远远超出自己的田文建开了口,张震坤连忙站了起来,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大叠厚厚的账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