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_第三百一十九章 百倍差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九章 百倍差距 (第6/7页)

两个剩下的料子,左看看,右看看:“可羊毛毡稀烂贱啊,跟着土布价格差不多,这差了上百倍!”

    舒舒带了蛊惑道:“要是爷能将蒙古的羊毛做起来,可是大功一件……”

    九阿哥脸上多了神采,连连点头道:“那是,那是,蒙古地广人稀,王公台吉的数量都是有限的,就是咱们一茬茬的赚他们银子,也是有数的,真要论起富人,还是江南多……要是能仿出这西洋绒来,哪怕价格只卖一半,这利润也吓人……”

    舒舒的笑容僵住。

    怎么就想着钱呢?!

    最大的功劳,不是这个。

    蒙古王公的牧场都是固定的,养羊多了,养马就少了。

    这也是削弱蒙古的方式。

    还能影响蒙古那边的生活方式,定居的更多,更多的人手去养羊。

    等到习惯了这种方式,会农牧结合,更方便朝廷管理。

    对朝廷的向心力也更强。

    如同离京城最近的喀喇沁部那样,已经满化。

    王府驻地,已经像是小乡镇了,王公台吉也以到京城当差为荣。

    九阿哥很是激动,拉着舒舒进书房:“咱们好好琢磨琢磨,写个计划书,前些日子江宁织造曾上折子请朝,汗阿玛准了,年前应该就能过来。咱们计划好了,到时候爷见见他,问问织造府那边的工艺如何。”

    舒舒听了,也带了激动。

    江宁织造?

    那不就是曹寅么?!

    曹颙的父亲,曹雪芹的爷爷!

    这《红楼梦》的故事,是不是开始有了影子了?

    平郡王府的大阿哥十来岁了,曹寅那个王妃女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