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自珩的态度 (第2/2页)
的老年保洁;那个推着堆满废品的叁轮车、车把上挂着一个破旧水壶的男人…… 她上前,没有多余的寒暄,叁言两语,语调平稳而诚恳,迅速切入重点,询问对方的工作时长、生活状况,几句话便让人卸下心防,露出些许窘迫又感激的神情。然后,她根据对方的情况,从纸箱里拿出相应的物品——包装好的饺子、加厚的手套、保温杯又或者是围巾等物资。整个过程迅速、精准,效率极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性。 沉墨透过便利店的玻璃窗看着,心下感慨,这洞察力和沟通力,确实是顶级记者的水准。 周自珩的目光落在蓝若因不断说话和冷风侵袭而干燥起皮的嘴唇上。在她拦下下一个路人之前,他拧开一瓶矿泉水,递到她面前。 “老师,先润润嗓子。”他的声音打断了她专注的状态,“物资没剩多少了,我们叁个去发就可以了,你在这休息会儿。” 说完,不等蓝若回答,他已转身走向一个刚从公交车上下来、提着老旧购物袋的老人。周自珩的方式更加直接,他指了指自己胸前圣晖的校徽,坦然道:“阿姨您好,我们是圣晖中学的学生,正在进行一个社会实践活动,为您送上一份立冬的饺子和保暖物品,希望能帮您抵御寒冷。” 周自珩的目光扫过对方洗得发白但还算厚实的棉服,最终落在她那双沾满泥点、鞋底磨损严重的劳保鞋上,以及手背上几处细小的、新近愈合的刮痕。“我看您鞋上还带着泥,手上有干活留下的痕迹,想着这些物资也许能给您带来一些帮助。” 蓝若在一旁静静看着,心中微动。周自珩的观察力与举一反叁的能力确实惊人。他不仅迅速学到了她通过衣着判断目标的方法,还捕捉到了不同的细节特征。 或许那醒目的红色围巾也发挥了作用,叁个身形挺拔、面容英俊、谈吐得体的大男孩,带着恰到好处的青涩与诚恳,理由正当,态度真诚,很快便将剩余的物资发放一空。周自珩将最后一份饺子和一双加厚手套,连同那个不大的纸箱,一起递给了一位正在清扫落叶的环卫工人。 “都发完了,蓝老师,”他走回来,语气如常,“回去了。” 一行人重新聚集在便利店。他们选的这个发放点并非繁华商业街,而是一片靠近老居民区与小型菜市场的闹市边缘,这里更能接触到真实的底层劳动者,也……更缺乏他们熟悉的消费场所。周围没有精致的咖啡馆或连锁快餐,就连这家便利店里,也只售卖零食饮料和泡面,不提供餐食。 忙了一下午,寒风早已吹透了衣衫,此刻放松下来,饥饿感汹涌而至。一群养尊处优的少爷小姐面面相觑,最终只能妥协,人手捧上一桶泡面,借着店里免费的热水冲泡,暂且充饥和取暖。 一时间,便利店里弥漫开各种口味的调料包气味。众人围在一起,低头看着缓缓舒展的面饼,气氛有些微妙的沉寂。 这时,蓝若从她那个看起来容量不小的斜挎包里,拿出了一个透明的保鲜盒。盒子里,整整齐齐地码着十几个白白胖胖的饺子。 她脸上露出一丝不太好意思的笑容:“那个……今天是立冬,按习俗该吃饺子。我就自己包了点,想着……大家一起分着吃,也算应个景,图个气氛。” 女生们率先捧场,楚欣怡接过盒子,笑道:“蓝老师的手艺!那我们可得尝尝鲜!” 然而一下午过去,饺子早已凉透,表面凝了一层油脂。卫锋看了看手里的泡面,提议:“放泡面里烫烫不就热了?” 于是,一人一个,凉饺子被投入guntang的泡面汤里。 或许是这特殊的“暖冬”氛围使然,或许是饥饿是最好的调味料,当凉饺子在热汤中回温,面皮吸饱了汤汁,与内馅的原始香味混合,所有人都觉得,这顿简陋的泡面,竟格外美味,那枚普通的饺子,也吃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