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六:1901_434 迎接黄兴石油困境(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34 迎接黄兴石油困境(1) (第1/4页)

    1913,12月。

    凛冽的寒风席卷着重庆的东城码头。

    前往码头的轿车上,秦石璜盯着手上的一份文件,眉头紧皱。

    文件上的内容,对于西南联合来说,很重要。

    “你说,咱们的石油储备已经不够了!”

    捏着纸张,秦石璜注视着对面坐着的部长,嘴上问道。

    闻言,詹天佑指着手上的纸张,凝重说道。

    “其实,自从新省战役结束,西南联合石油缺乏的苗头就已经出现了。”

    叙述着石油储备消耗的来龙去脉,詹天佑也有些无奈。

    虽然汽车对部队的加持很大,但是这也没能掩盖汽车是油老虎的事实。

    简单的说,随着西南联合发展,各项新兴产业也在慢慢发展中。

    无疑,在三年计划中,基地主导的汽车工厂建设是重中之重。

    但要指出一点,汽车不仅需要钢铁产业,还需要相应的配套产业。

    其中,最为重要,也是不可忽视的就是汽车的能源产业。

    有句谚语说到好。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车是铁,油是源,没油,车也饿得慌。

    在以往,因为汽车产业不算不发达,因为机械化部队没有大规模普及,依靠着国外进口石油贸易,以及基地兑换的石油,秦石璜还能够负担起的。

    不过,随着机械化部队的大规模组建,以及汽车产业慢慢拓展到民生运输和私人运输行业,汽油匮乏,来源紧缺就成为西南联合不可忽视的大问题了。

    具体来说,依靠石油进口贸易得到的石油越来越少了。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石油缺乏问题进一步影响到交通等领域。

    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