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_第385章 老师出山,七镇汇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5章 老师出山,七镇汇聚! (第2/5页)

各藩镇调动,改任检校兵部尚书、汴州刺史、宣武军观察使,任职期间,颇有能名,再改任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庞勋之乱发生时,郑从谠整修城墙,招募士兵,盗贼不敢侵扰,唐僖宗继位后,郑从谠回朝任刑部尚书,迁同平章事。

    光只是郑从谠这一长串的履历,都足以让人震撼。特别是郑从谠不但早在八年前就担任过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观察使。而且后来还在各藩镇之中任过职,特别是当初在庞勋之乱时,郑从谠更是表现出现。

    门第既高,能力又出众,又在河东任过职,熟悉太原风土人情。眼下沙陀兵至太原,朝廷立即就想起了这位宰相。

    于是朝廷任命郑从谠为检校司空、平章事、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兼行营招讨使。不担接任了曹翔空出来的节度使位置,还把义成军节度使李钧的行营招讨使的帅位给顶上了。

    李钧因行动太缓,被改为招讨行营南面都统,与李璟这个东面行营都统同级。

    “现在郑从谠就任招讨使,李钧等畏惧郑相公,因此如今昭义、义成、忠武、河中四镇兵马使都已经到达太原。”周德威将眼前的局势介绍道,基本上与李璟所掌握的消息差不多。

    “这些好像与我没有什么关系吧?”李璟有些疑惑道,周德威说朝廷的新一轮调动与他有关,他实想不起来。

    “当然有关。”周德威很认真的道,他虽然从云州出来后,一直居住在蔚州,但实际上却并没有打算就做一个猎人。打猎不过是暂时等候机会,他一直在观注和打听着大同的局势变化。很多事情,甚至比李璟知道的多了。

    “李克用父子声势颇大,大有当年安禄山造反之势。那沙陀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