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_442、番禺不速之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42、番禺不速之客 (第2/4页)

,军阀割据只有一百三十多年。

    也是造就唐中晚期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底层上升通道匮乏,导致土地兼并,世家做大太快。

    土地兼并,资源垄断,历朝历代都有,正如马太效应一般,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如果不强制给予底层上升,土地兼并和垄断就会急剧加速,而汉朝有继承改进自秦朝的军功爵制度,宋朝有大量取士,尽量保证公平的科举制度,而唐朝在这方面则更像其中的过度。

    它的军功爵制不像汉朝那样是唯一的上升通道,也不像汉朝、秦朝那样赏罚很严格,即便汉武帝那样的威望,想给宠臣封侯也必须前提是要有军功才行,将领打败仗,起步就是死罪,不死也要交大量罚款,贬为庶人。

    它的科举有,但更多只是作为一个摆设,不糊名的考试基本都被权贵士族垄断,九成以上的官员安排全靠关系,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靠科举,科举还不公平。

    以至于安史之乱的时候跟着安禄山造反的可不只是外族,简直包罗万象,契丹人,奚人,突厥人,沙陀人等,连汉人也很多。

    因为土地兼并,资源垄断严重,底层又没有上升通道,那不就只能跟着造反吗。

    之后的北宋是很大程度吸取唐朝灭亡教训的,其一极力抑制武将,其二就是对科举及其重视,给底层准备大量上升通道,除了考试糊名,高度重视,赵匡胤甚至为此专门规定,如果寒门子弟考中就是高中,但如果是官宦子弟考中还要经过殿试,看看是不是有真才实学,有没有搞关系走后门。

    只不过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宋朝对唐朝的反思也有矫枉过正的部分。

    比如大量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底层官员,极大放开上升通道,确实给了普通学子更多机会,却也使得宋朝的官僚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