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8、中流砥柱 (第5/7页)
已经到了大梁,而且传得沸沸扬扬。 勾栏酒肆,茶楼饭馆之间,到处都在讨论这件事,关于史从云的韬略和武功,更是被说上了一个新高度。 百姓们关注的重点其实不全是战功,多数人连南唐国在哪,寿州、楚州等等在哪都完全不知道,两眼一抹黑,哪会懂战报。 只是大梁青壮出征快两年不得归,京中家眷思念难耐,恰好史从云一上任就打了打胜仗,快速拿下南唐,让大军得以回家,顺应人心,所以才会人人夸赞。 而在皇宫里,则是另外一副景象。 捷报接二连三传来时,朝中自然是振奋鼓舞,史从云的种种用兵之策也令不少枢密院官员都拍手称赞。 不过等到南唐的降表和潘美写的战报快马加鞭送到京城时,朝中顿时分了两派。 有人称赞史从云的智谋和手段,用两万人硬说五万,把南唐国吓得死死的,丝毫不敢反抗。也表彰他征战淮南,克敌制胜的功劳和本领,认为是国之栋梁,应该褒奖。 以魏仁浦和王溥为代表。 还有人则斥责史从云不成体统,明目张胆索贿,强抢人家南唐国的王妃,有失国体。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虽然索贿、抢人这种事在军队里经常发生,官家和朝廷也很难管,可史从云身份摆在那,身为一国淮南招讨使,是国家代表,身为一国的代表,居然干出这样有失国家体面的事,实在不成体统,搞得好像他们大周人都没见过女人似的。最离谱的是把要女人的事加到停战协议中去,该整治。 这一派观点以范质为首。 官家放倒没有急着表态。 ....... 垂拱殿西侧,下午,稀疏阳光斑驳洒在地面,偶尔能听到好听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