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84、最后的希望 (第4/5页)
重,不如让他领兵去救援江宁。 卢绛同意了,他确实没法解围,而且和刘澄相处也不融洽,想到秦军已经跨过秦淮河的战报,于是嘱咐了刘澄几句,润州是要地,看现在吴军不准备强攻的架势,只要死守着就好。 于是把自己的八千人留下三千多人给刘澄,随后带兵往西去了。 ....... 润州城中,因为看到城外援军的到来,重重的鼓舞了全军的士气,原本压抑沉默的城内,重新爆发一些活力。 下午,刘澄在自己官署中召见了那天在城头说话的指挥使王关。 王关一开始十分紧张,想起自己那天在城头说的话,他自以为是都监要收拾自己,忐忑不安的进了屋子。 没想到的是进屋之后,刘澄丝毫没有责备他的意思,而是直截了当的说:“润州守不住了,我想投降秦军,可我走不开,你是否愿意作为联络人出城去代我联络秦军。” 王关一下愣住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自己听到了什么,随后毫不犹豫的摇头,他摇头的原因倒不是他忠心耿耿于南唐,他也早想投降了,可是...... “都监,我的家小都在江宁城啊,我们这要是投降了,岂不是害了家人!” 刘澄则不管那么多,他当初就是带着所有金银珍宝来的前线,为的就是万一有这天准备,于是连说:“哎呀,事情紧急,如今我们只能自己固得了自己,哪里管得了家人,我全家还不全都在江宁呢。” 指挥使王关一下被镇住了说不出话来,只能点头答应,当夜就悄悄出门去联络秦军,准备说明投降的事情去了。 ...... 两天后,王关回来,带来秦军准许他们投降的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