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_385、破郴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85、破郴州 (第2/6页)

,与慕容延钊完成交接,史从云颇为期待,期待的倒不是辽国能做出多少让步。

    史从云作为天子的决心十分明显,因为他已经好几次故意找茬把反对对辽国大规模用兵的集贤殿,翰林院的官员给流放或者去职,朝中上下谁都慢慢明白他和辽国势不两立的决心了。

    不到这种高度,是很难理解朝廷的利益纠葛的。

    别说当今他们和辽国的关系,就像当初汉武帝朝对匈奴用兵时,朝中的反对声音是非常多的,多到不绝于耳。

    理由大概两种,一种以司马迁为代表,说汉人和匈奴人都是炎黄后裔,是手足同胞,不应该大动干戈。另外一种则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汉朝对匈奴的政策已经延续几十年,历经数代皇帝,而且都是明君圣主定下的,不能改。

    或许不少人会觉得不可思议,匈奴人天天南下烧杀抢掠,朝中官员就看不到吗?

    这就是帝国制度下政治的特点,边地百姓的苦难和多数朝臣的利益是没有直接联系的。

    就和现在对辽国的态度一样。

    在秦朝,反对继续出兵辽国的大致两种人,一种是真的迂腐,保守,觉得出兵风险太大,毕竟对付居无定所,地大产薄的游牧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打输了损失惨重,打赢了入不敷出。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北方游牧民族因为地理原因,自古以来就扮演着“光脚”的角色,出于保守决策,所以他们反对出兵。

    另外一些占据大部分的则是朝廷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