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0、交锋 (第5/7页)
周军不同,辽军阵线更长,大量骑兵在前方和外围,步卒反而布置在后方和中央。他们的阵型展开之后,也越过大营,开始缓缓向着周军大阵接近。 超过两里长的阵线开始像波浪一样弯弯曲曲,缓缓铺来。 人们对古代的兵种有误区,那就是认为古代士兵都是职业化,专业化的,其实完全不是。 以周军弓弩手为例,他们多数都是身着甲胄的,会用弓弩射击远处敌人,待敌兵抵近之后还要换腰间横刀或者长枪与敌人近战。 辽国的骑兵也只有装备好坏之分,他们打起仗来人人都带短弓,马刀,长矛,既然可以作为轻骑兵袭扰,也可以换上马刀和长矛当重骑兵冲锋。 周军骑兵也是如此,弓马娴熟是必须的,轻重骑兵之分很多时候是战场指挥官临时赋予的化分,担任的职能不同,并非一开始就有区别。 对于士兵来说,越全能越好,最好什么都会,弓弩手,刀盾手这种明确专业化区别,用弩的不会用弓,弓弩手就不近战,是宋朝军队的特有特点,其它朝代无论是战国、秦、汉、隋、唐、元、明、清等等,对士兵的要求基本除了步骑之间差别,是什么都要会,战场上指挥官叫干什么就干什么。 周军的士兵也是如此,辽军更是。 双方排列开后都明白此战避无可避,谁若先退都可能引发大规模溃逃,另外一边大军掩杀过来,后果不堪设想。 史从云则看着对方,他在等辽军先动,看看辽军实力。 辽军大阵正南方向是益津关,东南放心是司超等所部隔着小牛溪,他们在那边留了一部人马对峙。 周军大阵则西北向东南方向展开,步兵在前,两翼骑兵侧后。 很快辽军中军有了动静,长长的苍凉号角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