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04、腾龙二年 (第3/6页)
史皇帝也不由得有些落寞的说:“关中兴则洛阳兴,关中颓则洛阳颓......” 很少有人能体会史皇帝话背后的落寞,不只是因为关中的没落和洛阳的没落,还有更加大局长远的考虑。 因为他明白,在这个交通不便的时代,首都所在的位置就决定王朝影响力能够辐射的范围。 自西汉打通河西走廊并控制西域之后,到唐朝丢失,之后的宋、元、明都未再控制西域。 直到清朝重新夺回之后以“固土新归”之意,取名“新疆”,而这中间隔了一千年。 宋朝不说,明朝、元朝没法像汉朝那样控制西域,越过葱岭,总览丝绸之路,甚至没法完全控制河西走廊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国都东迁,向西辐射力量困难。 正因为如此,史皇帝始终念念不忘,希望以后有机会把国都定在尽量靠西面。 国都所在,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战略目的,就好像孙权为迎战西蜀将国都西迁前线一样。 明朝把首都移到北京,很多人说是天子守国门,可那是后期战略保守,不思进取时候的说法了,一开始迁都可不是为去“守国门”的,而是想着向北用兵,因为首都在北京,帝国的力量向北辐射就方便,往北用兵就能大大节约成本。 同理,要控制河西走廊,控制西域,最好定都长安,其次就是洛阳,这就是史皇帝一开始就有的执念,他想着收拾了南北,等二十年后他就迁都洛阳,经营西域。 他让陈承昭等人修缮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