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2、平衡 (第3/5页)
。 大殿里烛光闪烁,光线昏暗,看不清人的表情,但当手中的剑被拿走时,能清晰感觉李谷身躯微微一颤,随后接连呼出两口粗气,在安静大厅里清晰可闻, 他随即小声道:“官家,老臣年纪大了,记不清很多事情,办事也容易出差错,辜负官家的信任,还有许多过错和罪责难以细数。 所以老臣请辞归乡,颐养天年,请官家恩准。” 史从云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让人去吧起居郎叫来,起居郎连赶过来之后,大致明白了天子的意思,连准备好纸笔,在盘边候着。 史从云这才开口:“李公确实年纪大了,应该好好颐养天年,受子孙伺候,不过李公说得谦虚了,你没什么过错,对朝廷,对天下有大功,是我朝的功臣。” 这几句话算是给了李谷一个定论,文臣最重名声,也不会让他因为最后这些事而留下身后污名。 李谷明白过来,老泪盈眶,拜谢天子。 史从云接着说:“加授李公开府仪同三司,进封赵国公,赐钱一百万。”旁边宦官连忙记下,李谷再次谢恩。 “李公家在洛阳吧。”他记得李谷是颍州汝阴县(今安徽阜阳)人,但是他的父祖居于河南洛阳,后来黄巢作乱,洛阳遭兵乱之后他才奔波流离的。 李谷如实回答:“回禀官家,老臣祖、父都居洛阳,致仕后也想回洛阳安享余生。” 史从云来回踱步,一面走一面说,“洛阳是个好地方,朕派陈承昭负责疏通洛阳附近的漕运水道,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