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67、准备 (第5/7页)
摩擦,这才几十年,怎么战斗力这么拉胯? 安逸几十年后,谁也没那拼命的心思了。 人本身没有太大的区别,并非你给他加个蜀兵的头衔人家都变弱了,依旧是一鼻子两眼睛,问题在于环境。 所以史从云格外强调军纪,蜀兵不善战,因为他们习惯了蜀地的安逸,有群山保护,与外界联系不紧密。 但如果放纵士兵,把蜀国人逼到绝境,那谁还不是一双胳膊一把子力气,拼命起来谁怕谁啊? 所以历史上川军的高光时刻都在他们被逼死路上的时候,那谁还不是个人,一命换一命谁怕谁,狠起来就不要命。 史从云一开始就想好了,打蜀国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打进蜀国之后,如何安抚民心,稳定局势,搜刮钱财。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把蜀地百姓军民逼急了。 这点他在枢密院与众人谈论此事的时候再三强调,同时也在秦王府召集诸将再三强调这件事。 一方面,蜀地塑造了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他们可以妥协,可以忍受外来者,可一旦被逼得跳拿起枪杆子,那就麻烦了。 另一方面,史从云心里对夺取蜀国的作战预期就是快,就是越迅速越好。 北面还有众多节度使虎视眈眈,内部的府库空虚也时刻让他睡不好觉,南方还有南汉,南唐,吴越,北面还有北汉,辽国,西北还有静难军,党项人,归义军等等,不能耗费太多时间。 ....... 大军磨刀霍霍的同时,史从云也在安排内政的事情。 此次出征,朝廷里的事他也必须安排。 一开始他并没有决定要不要亲自去,但想到了历史上的北宋取蜀。 大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