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6、萧胡辇 (第2/9页)
此,是很难以非黑即白得标准去评判得,李筠死了,史从云允许他得家人厚葬他道理就在这,其人跋扈自傲,自视甚高,后周时就不尊号令,到如今割据叛乱是真;可其用兵有方,屡败外敌,为国守边也是真。 而历史上,李筠死后是郭进接管西山巡检,依旧领着昭义镇的兵,屡败北汉,两次大败契丹。 宋太宗灭北汉时最重要的一场大战就是郭进领兵在石岭关大败辽军,斩首万余人,逼退辽国援军,领的多数也是昭义镇精兵。 郭进能有这样的作为,最大的原因在于宋太祖赵匡胤对他几乎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放权。 赵匡胤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人们只知道他杯酒释兵权,却不知道他在对待几个边将时完全放权到让他们做土皇帝的地步,在京城严打严查,杀了一大批贪官,但对边将甚至违法乱纪也不追究。 老赵是懂的,放权手下才好打战,但放权也可能导致割据,这是两难全的事。 史从云如今也有相似困境,好在如今局势更好一些,随着并州太原,忻州,雁门的收回,北方防线稳固,昭义军再不是最前线,压力会小很多。 思来想去,他觉得昭义军镇应该废除,五州之地政事上需要独立出来,不在统一管辖,军事上则依旧统一。 既然赵匡胤让郭进做西山巡检,他也相信赵匡胤的眼光,何况如果按史书的说法,郭进是很有本事的人,这次大战他也凭借少量兵力托住辽国大军,是打胜战的关键。 他心里担心的还是地方割据的风险,思来想去,他想到从财务上去限制节度使。 以往自唐朝中期开始,节度使们给朝廷交税的方式都是节度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