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60、心头大患 (第2/5页)
“秦王放心,某在河南,贼定不敢往南半步。” 史从云放心点头:“有你在,我确实放心。” 望着王审琦北去的背影,他其实还有一点没说。 周朝武将大多有很深厚的背景家世,慕容延钊父辈就是开州刺史,领兵大将; 赵匡胤、背后的赵晁,韩令坤,赵弘殷等赵氏集团; 李重进,张永德背后是皇家;董遵诲、高怀德等人也是一家,背后是高行周的高家,高行周封齐王,追赠秦王,足见多煊赫。 地方更不用说,河北符家,太行山东面的李家,静难军的折家。 他们史家,史彦超,史从云,王仲,邵季,这些都是嫡系班底,也是个集团。 而王审琦是辽西人,迁居洛阳,无依无靠,完全靠着勇武和本事起身,身后没有集团支撑他。 司超也一样,司超是河北人,也是孤微发迹,靠的全是本事。 官场有一个潜规则,高官都是跟出来的,和本事关系并不绝对。 像司超,王审琦,李处耘这样的将领,即便有本事,路也走不远,因为他们背后没有人支持,历史上司超、王审琦都没走到极高的位置;而李处耘虽有本事,但和慕容延钊有冲突,虽然李处耘有道理,他为百姓着想,北宋朝选择了慕容延钊,放弃了李处耘。 道理很简单,慕容延钊背后不是一个人。 这就是这些武将的尴尬,他们背后没有深厚的背景,没有庞大的集团,处处必须小心翼翼,也没人会为他们说话,就得不到更好的机会,想要上升全靠自己,机会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