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_246、为有牺牲多壮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6、为有牺牲多壮志 (第3/6页)

了州牧。

    同年还有朝中官员去豫州路上被俘虏,但农民军也没杀他,还把他送到县城,二者之间有一段对话,官员问百姓:‘你们为何造反’,百姓回答:‘因为贫穷’。”

    他说吧,符昭愿等几个没什么心思的人都大笑起来。

    向训、王审琦等人则在深思什么。

    史从云叹气,“人心向背就是这样的,我的故事有两个意思。”

    “第一,普通百姓不懂那么多大道理,谁让他们日子能过好,他们就选择拥护谁。”还有一段他只在心里想,没敢说出来,怕影响军心。

    这时候从石敬瑭把幽州送给辽国已过去二十多年,唐末以来天下保经战祸,而幽州及其周边地区在辽国庇护之下百姓已经过了二十年的安稳日子,有时辽国从幽州出兵也是主动往南打,战争都是在别国土地上打的,被掠夺蹂躏的是别国百姓,幽州反而安全。

    这就跟汉武之后汉朝的战争一样,无论输赢都是到别国的地盘上去打的,遭殃的是别国百姓。

    加之耶律挞烈这个南院大王在辽国被称为“富民”大王,可想而知他治理幽州时做了什么。

    二十多年的和平,对于乱世来说非常难得。

    史从云最怕的是这造成一个严重后果,短期内,在幽州可能辽国比他们更得人心,他们反被视为侵略者。

    附近百姓一见周军来纷纷往山里跑,往城里跑,连展现军纪赢取民心的机会都没给他。

    “第二,我也十分感慨。

    百姓即便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