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后,太子能听到我的心声_清穿后,太子能听到我的心声 第1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穿后,太子能听到我的心声 第154节 (第6/7页)

…”特地打造的,怎么能够这么没有……点儿皇上的格调呢?

    被叫来的六部尚书还有些懵,这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要去庄子?

    若不是经常在乾清宫看见的小太监,还以为是在撒谎呢。

    等他们到来时,这一块田上,堆满了土豆,农户们都傻眼了,虽然他们帮忙种植,但不知里面产量。

    马铃薯本种植在高寒地区,如内蒙,河北、山西、陕西北部普及,于18世纪中期才在京津地区广泛种植。(源于搜狗资料)

    也就是说,大抵在乾隆年间才被广泛普及,一开始并未成为主粮区,专供于宫廷的外藩食物。

    上层的人并没有关注到这个农作物的产量,除非是真的出了什么意外,比如吃死了人,才会让人关注到。

    几位尚书看着满满的一堆又一堆的马铃薯,“这些,都是这一亩多左右的地,种出来的粮食吗?”

    六部为户部、吏部、礼部、刑部、工部、兵部;户部主管民政部和财政部,但户部尚书可不负责管理民生民政,负责管理收钱和拨款。

    这不,已经有人去称了,一个个都有人记录,一边称,一边脸上笑得开心。

    记录相加起来,康熙就在那儿看着,转过头问向了胤礽,“这事儿,保成做得好。”

    “皇阿玛,这些都是前往西洋之人带回来的高产粮食,只是人言轻微,不能推广出去,不过是恰巧被儿臣发现,如果皇阿玛要嘉奖,不如嘉奖那些人吧。”

    胤礽不需要这点儿小虚名,若是自己的名声过于旺盛,超越了皇阿玛在民间的名声,恐怕皇阿玛又要惦记什么了。

    没法子,当人儿子,就得这样。

    胤礽时常能够想起,皇阿玛在自己幼时感染天花后,所有人都躲避不及,恨不得离毓庆宫越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