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一百二十九章 单于夜遁逃,大雪满弓刀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 单于夜遁逃,大雪满弓刀7 (第8/9页)

年之后。

    注意:信中的“会”(恰逢)字疑为衍文,因与之后的记载相冲突,不做展开。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这说明了两点。

    其一,麹义立有大功(界桥先登),甚至死前还在为表忠心而浴血奋战,其有功无罪之人,骤然被戮,必有蹊跷。

    (界桥之战)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临阵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英雄记》

    其二,汉末三国,斗将典兵皆为私人部曲,并无后世所谓的“官军”。

    注意:私兵制度导致杂号部队频出,比如虎豹骑(曹纯)、白毦兵(陈到)、陷阵营(高顺)、丹阳兵(陶谦)、庐江上甲(陈武)等等。

    麹义所辖“凉州锐士”在与公孙瓒恶斗的过程中,必然遭到削弱,之后自己也被袁绍所杀。

    这和高俅、童贯指使梁山恶斗方腊,死伤殆尽后一并剿除,异曲同工。

    袁绍信中“讨伐黑山贼、(会)麹义残兵亡命出奔”即指此事。

    而“会”本意是恰逢、适逢,用在此处颇为虚指,麹义受戮与讨伐黑山,相隔数年,这仅是袁绍的一种行文书法,并非具体指代同时发生。

    袁绍将前后相隔数年的事情合并而谈,甚至在信中中指责公孙瓒“违同盟之誓”、“祸发萧墙”,其实是在揶揄公孙瓒当年勾结黑山和麹义,参与“邺城叛乱”。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由此可知,初平四年(193)的“邺城之乱”,表面是黑山于毒兴风作浪,实际内部联系了麹义,外部勾结了公孙瓒。

    而这幕后所反映的,则是关中军与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