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高长老指活路重八行乞 返寺庙受剃度正式 (第5/8页)
朱重八在梁县待了三天,把每个小店、小吃摊都讨了一遍。店主不施舍,他就是不走,很有耐心地不停敲着木鱼。有些店主、摊主实在忍受不了,不得不施舍一点打发他离开。 晚上,朱重八躺在梁县的关公庙里,总是回想白天乞讨的情景,回味那些小吃,不时地笑出声来。 早上离开梁县后,朱重八走了大半天,下午到了庐州城。 元末的庐州路属河南行省淮西道1。淮西道治所也设在庐州城。 这是一个大城,城墙高,城门宽,门洞深。大街小巷很多,店铺林立,小吃摊点也多。衣衫整洁、彬彬有礼的和尚化缘还是比较容易得到施舍。 朱重八在庐州住了较长时间,有了不少见闻。他得知五月时,汴梁(开封)地区连降大雨二十多天,黄河暴涨,下游曹州(今山东曹县)的白茅堤决口,洪水横灌大运河,淹没了济宁路(今山东济宁市),严重影响了南方粮盐漕运北方。决口还使黄河改道向南泛滥,淹没了虞城县(今属河南)、砀山县(今属安徽)。死的人比闹旱灾的濠州还要多。 在庐州,最使朱重八受益的是听闻了一些元杂剧的故事。有《窦娥冤》,剧情控诉了封建政治的腐败和平民百姓的痛苦。有《陈州粜米》,讲述的是:一个叫作张撇古的男子揭发刘小衙内等人假公济私、损人利己,被打得遍体鳞伤依然痛骂jianian贼,宁死不屈。 朱重八还从杂剧包公戏的故事中知道包公是北宋的好官,也叫包龙图。包龙图善于断案,对犯人量刑判决——该杀的杀,该革职的革职,该杖打的杖打,该罚款的罚款。后来,他听说包公的原籍在庐州解集乡,有包公祠、包公墓,就到那里瞻仰、凭吊,盘腿坐在包公墓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